近日,多地接连印发人工智能相关计划措施。其中《郑州市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聚焦于智算数据资源统筹供给、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优化三大领域,并提出了10项具体措施。 《南京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力争引培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大模型1个,打造行业大模型20个以上,可统筹智能算力超6000P FLOPS(FP16),每年打造30个标杆应用场景,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6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安徽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围绕“23456”目标体系,初步构建安徽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和产业生态,形成产业化能力。构建两个中心,即合肥市研发制造与应用中心、芜湖市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中心。建设三大平台,即为人形机器人专设的省级创新平台、融资平台、招引孵化平台。(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