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上,北京市《关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政策指出:北京将加强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纳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
《关于加快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提升智能算力供给、强化产业基础研究、推进数据要素集聚、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打造一流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提出十项具体举措,多措并举推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一)提升智能算力供给
包括支持重点智算中心建设、推动算力中心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和多渠道降低算力使用成本。本市将对纳入国家和本市重大战略任务的智能算力中心建设进行重点支持,对现有数据中心改建且智能算力规模达到1000P以上的绿色低碳智能算力中心,最高支持5000万元。
(二)强化产业基础研究
本市提出加强大模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路线创新两项举措,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支持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择优纳入市级科技研发计划的攻关项目,最高支持3000万元。对纳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项目,最高支持1亿元。本市还将设立人工智能颠覆性技术专项,前瞻布局新型架构芯片、脑智能等新路径探索,择优纳入市级科技研发计划,最高支持3000万元。
(三)推进数据要素集聚
若干措施提出,将推动大模型高质量语料库建设,支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大模型语料数据库运营平台建设,鼓励各类主体开放共享高质量训练数据,根据数据开放数量和质量予以最高300万元奖励。
(四)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
加快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验证、迭代,围绕具身机器人、医疗、教育、文旅等重点领域,建设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打造一批行业大模型标杆应用,最高支持5000万元。
(五)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本市将加大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成长企业直投力度,协同社会资本和国家级基金提供持续保障,5年内投资超过1000亿元。以海淀区为核心,本市将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打造特色鲜明的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建立健全协同服务机制,予以最高5000万元的支持,鼓励建设专业化的开源社区。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在2023年5月,《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方案》着重提出了打造高效协同的大模型技术产业生态,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大模型算法及工具平台,以完善大模型技术的创新体系。此外,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还印发《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强调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模型训练数据采集及治理工具研发,推动大模型在政务、医疗、科学研究、金融等领域的示范应用等。
北京作为人工智能发展领先城市,截至目前,全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到约2200家,约占全国人工智能企业的40%;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突破2500亿元。按照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深圳,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深圳先后出台了《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深圳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等政策,从数据、算力、技术、场景、人才等方面对人工智能规划部署。
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646家,排名全国第三;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87亿元,同比增长12.1%。深圳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城市,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撑;此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是推动产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显著增强,为深圳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后台回复“白皮书”,即可获取《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完整版)的全文下载链接。
加入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
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是由深圳市民政局正式核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组织,作为全国首家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被深圳市民政局评为5A级社会组织,被深圳市人社局评为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经济专项基地”),并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
一直以来,协会致力于增进政企学资间互信合作,已成功举办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八届中国人工智能领袖峰会、六届全球人工智能创业者大会、60余场走进标杆企业系列活动,开展60余项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每年编撰人工智能白皮书,发表多篇专业行业报告,出版多期行业期刊《AI时代》。